中共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钒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www.panzhihua.gov.cn     发布时间:2023-08-04     来源:钒钛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 索 引 号 :008320033/2023-00213
  • 公文种类:
  • 发布机构:攀枝花市钒钛高新区管委会
  • 成文日期:2023-02-27
  • 发布日期:2023-02-27
  • 文  号:攀钒钛党〔2023〕9号
  • 有 效 性 :1

中共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

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关于印发《钒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行动方案(2022-2025年)》

的通知

 

管委会各局(部、室)、各派驻机构、金江镇、市花投公司:

现将《钒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行动方案(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钒钛高新区工委          钒钛高新区管委会

2023227

钒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

行动方案(2022-2025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意见》(川委发〔202227号)、《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奋力谱写现代化攀枝花新篇章的决定》(攀委发〔20232号)和《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实施方案(2022-2025年)》(攀委发〔20233号)相关要求,系统性创造性落实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为建成产业兴、城市美、万家和的幸福美好攀枝花贡献高新区力量,为全市实现共同富裕积累经验、提供样本,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率先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实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推动打造钒钛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争创国家级“百强高新区”,建成一流“创新型特色高新区”。

        ——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努力打造共同富裕支撑产业的区域样本。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现代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初具规模,钒钛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构建,创新能级大幅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力争到2025年,一区多园工业总产值实现2500亿元,核心区工业总产值实现1000亿元。

        ——产城融合加速推进,努力打造宜居适度生活空间的区域样本。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改观,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初见成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协同发展,新业态持续集聚,时尚消费中心基本成形。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构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数字经济规模实现倍增,建成区域核心通信网络枢纽。

        ——“一区多园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努力打造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样本。持续建设省级化工园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一区多园产业布局更加优化、管理运行机制更加顺畅,区域集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支撑全市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努力打造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区域样本。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区域农产品一品牌两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50%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到2以内。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基本建成。

        ——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基本形成,努力打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区域样本。消除家庭年收入位于标准监测底线以下情况,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保持在 65%以上。以就业促增收机制更加健全,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5%。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6.4万元以上、3.2万元以上,三口之家家庭年收入1050万元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超50%。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分配体系基本构建,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稳步提高,慈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不断提升,努力打造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区域样本。建立健全均衡可及、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龄段幸福新区。基本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医疗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重大疑难疾病的诊治能力、社会心理服务水平区域领先,人均预期寿命力争达到79.5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迈上新台阶,努力打造促进精神普遍富足的区域样本。三线建设时期精神财富传承弘扬、三线文物保护利用、三线文化创新转化取得新成效,区域品牌形象更加鲜明,文旅业态取得重大进展,力争到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

        ——社会治理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努力打造高效能社会治理的区域样本。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健全。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市,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彰显,万人犯罪率逐年下降,社会治安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6%以上。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取得较大提升。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夯实共同富裕产业支撑

        (一)以工业强市为抓手,着力构建“2+3”创新型产业体系

        创新打好钒钛资源、清洁能源两张王牌,推动建设钒钛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钒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推进钒钛新材料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加快发展光伏+储能、氢能+储能、钒电池储能等清洁能源产业,着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争取国家级(储能)试点示范。力争到2025年,钒钛和清洁能源双千亿产业集群取得初步进展。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加快建设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高技术服务、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提升化工园区基础能力和规范化管理水平,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二)持续扩大工业有效投资

        着力提高工业投资比重,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年均增长 12%以上。围绕“2+3”产业体系包装储备招引一批重大项目,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督办考核机制,推行项目容缺承诺审批,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强化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争取国家、省延续对攀枝花水电优惠政策。推动攀钢集团、川发龙蟒、安宁钛材等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三)培育更有活力的市场主体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落实落细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建强龙头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推进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度培育中小微企业,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力争到2025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8家,引培重点领域链主企业3家。推进企业经营发展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进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健全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四)夯实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双创能级

        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鼓励创新平台优化整合,建立创新平台梯次支持机制,围绕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产业技术需求,培育建设一批企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到2025年,建成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20家。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加快钒钛领域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在高新区内转移转化。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参与或开展钒钛行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等制(修)订,建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实施龙头企业壮大行动、高科技企业倍增行动、瞪羚企业引育行动,力争到2025年,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引培3家瞪羚企业。

        (五)推动绿色化数字化转型

        聚力发展清洁能源、钒钛等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低碳化水平,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加快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引导工业企业清洁化生产,促进资源循环化利用。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完成移动信息中心、呼叫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智慧园区管理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钒钛、钢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建设智慧工厂、数字车间,加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和招引。

        三、推进“一区多园”体制改革,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一)打造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承载平台

        统筹推进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重点园区、省级化工园区高标准建设,完善产业发展基础平台。力争2025年,核心区实现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用好化工园区金字招牌,推动园区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力争2025年,一区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

        (二)完善“一区多园”发展机制

        制定一区多园管理考核机制、利益分配机制、日常运行机制,推动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先行先试。成立市统筹、区建设的领导机构,建立钒钛高新区一区多园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由市级层面统筹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重大招商项目承接市级统筹,建立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和产业合作机制,推动各分园共享国家、省、市对国家高新区产业、科技、人才等领域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门户

        面向三个圈层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积极联动金沙江区域中圈加强产业协作,加快融入成渝贵昆外圈链接高端资源,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融入双循环,加快建设南向开放门户枢纽。依托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对接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支持物流企业在境外布局海外仓、港口等国际物流节点。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好共同富裕幸福家园

        落实精明增长理念,以产城融合发展为导向,引领城市建设发展,推动中心城区城市功能完善与品质提升,加快形成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完善城区主干路网,优化蓝绿公共空间,完善水、电、气、环卫、应急等领域基础设施,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成阳光大道北延线、攀西科技产业园、花城新医院、三线文化广场、城市生活美学中心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打造高品质宜居宜业城市新中心。

        五、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做精做优现代特色农业,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建设特色农业园区,抓好芒果、杏子、特色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挖耕地潜力,抓紧抓牢粮食生产。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化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田宜机化改造和农机化技术推广,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大力推进农业高效节水设施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持续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交通道路建设和养护机制,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持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多元化投入集体经济发展扶持、合作机制,促进乡村多元化和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收,农民致富。

        六、推进“消底、提低、扩中”行动,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

        加强城镇农村困难群体收入监测、帮扶救助,全面消除全省低保标准低限以下城市困难群体家庭、省防止返贫监测收入标准线以下农村困难群体家庭,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充分利用钒钛高新区优势,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展企业务工渠道,强化困难人员和低收入人群就业,增加困难人员和低收入人群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对脱贫群体产业和就业帮扶,促进脱贫人员持续稳定增收,严守不发生返贫家庭。

        七、实施公共服务提质行动,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可及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天星中小学建设,提升辖区学校教育整体质量,促进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推进发展公办幼儿园,达到辖区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提升医疗公共服务水平,加快花城新区医院建设,推进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提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实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方案。完善文体休闲、康养、商贸商务等设施布局,开展公园城市建设,完善城市绿道体系,开展生态复绿工程,更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一)筑牢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

        打造学习宣传实践党的创新理论重要阵地,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强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统筹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

        (二)传承弘扬三线建设时期的宝贵精神财富

        以三线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建设为核心,积极推动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文博类文创产品设计、制作和开发模式,推动文博业态发展延伸。利用废旧厂区改造工业遗址,塑造三线建设品牌故事,引入各类文艺展览、文艺表演等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市民公共文化生活。

        九、推进高效能市域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安宁

        参加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进乡镇赋权扩能,探索五社联动机制,开展全科网格建设,创新基层民主协商方式。推进全面依法治区,统筹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高新区,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十、以健全组织推进机制和政策体系为保障,确保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成立钒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工作领导机构,办公室设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局,负责日常工作。健全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审计监督贯通协同高效机制,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和对四川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委、市委对试验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坚持科学精准稳慎有效问责,对试验区高质量建设过程中发现的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树牢为改革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鲜明导向,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放开手脚、敢闯敢试、攻坚克难,推动试验区高质量建设。

        (二)构建执行有力的落实机制

        制定重大改革清单、向上争取清单、重大项目清单、重点任务清单,科学设立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评价指标体系及年度目标任务,加强对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工作落实和问题解决,强化结果运用。

        (三)强化改革创新引领

        坚持共同富裕方向,稳步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探索。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各项改革试点、探索示范任务、探索容缺审批机制、营商环境对标创新等优化发展环境、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改革举措。

        (四)建强人才支撑体系

        推动引育创新,为实现接续奋斗激活引擎,大力实施人才兴攀战略,畅通卡脖子技术顶尖人才一事一议引进通道,全面推进人才强区战略,认真研究和制定人才培育计划,切实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建强国家高新区一个目标,围绕改革创新、产业发展、产城融合三大重点,实施工业强区、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绿色发展四大工程,做好干部人才引用育留服务保障工作。

        (五)发动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

        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组织优势、智力优势和功能优势,强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等人民团体服务联系群众功能,激发各民主党派、非公经济人士、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民族宗教人士、港澳台侨人士等服务社会作用,在凝聚思想共识、促进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持续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等参与公益慈善回报社会,最大程度凝聚各阶层推进共同富裕的共识和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富裕时代新答卷。

 

 

 

 

 

审核: 张燕   责任编辑: 李彦成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