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攀枝花高新区:让“闲资产”变为“鲜资产”

来源:中国高新区杂志社     发布时间:2024-07-16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今年5月,攀枝花市天亿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亿化工”)1.5万吨黄磷复工复产项目在攀枝花钒钛高新区举行开工仪式。这家于2023年初进行破产重组的企业,终于得以“破茧”重生。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天星湖公园

 

为提高存量资产利用水平,规范清理闲置资产,发挥土地资源、产能资源、装备资源最大效益,攀枝花钒钛高新区近年来大力推进“盘活存量”工作。

 

数据是最有力的说明。自2021年以来,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回收利用土地2700余亩,盘活资产约27亿元,带动新增投资100亿元以上,新增产值350亿元以上、税收10亿元左右,新增就业人员3000余人······

 

通过府院联动、以商招商等方式,采取股权收购、资产重组、租赁盘活、平台回购、技术改造等形式,攀枝花钒钛高新区打出一组漂亮的“组合拳”,真正把“闲资产”变成了“鲜资产”。

 

府院联动

唤醒沉睡资产

 

天亿化工作为一家专注于磷化工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现代化企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形成年产黄磷1.5万吨、活性石灰5万吨、型碳2.5万吨的生产规模,配套建设的尾气回收利用等项目工艺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了节能减排。

 

如今,重组后的天亿化工,既保留原有优质资产和业务,又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从单一的黄磷生产销售,变成一家以黄磷生产为主,石灰等附加产品生产为辅的综合生产化工企业。

 

在天亿化工破产重组过程中,攀枝花钒钛高新区采取府院联动、以商招商等工作方式,搭建高新区管委会与法院等部门有效沟通联系平台,帮助企业制定债务重组及整合方案,协调债权人、债务人、第三方对存量资产进行优化整合。2023年底,新投资公司云南安宁耀鑫矿业有限公司正式入驻,仅用8个月时间就顺利完成重组。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和相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为我们办理各项行政审批手续,同时在补税缴税方面留出缓冲时间,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复工复产中。”天亿化工负责人表示,在破产重组过程中,该公司确保原有150名职工一个不减,对原有工艺加大技改投资,工艺技术达到国内磷化工行业先进水平。

 

目前,攀枝花钒钛高新区约10万吨黄磷产能和4.5万吨黄磷存储量均为全国单一地区第一,对黄磷市场价格具有重要影响。但磷化工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提升生产要素的议价能力,择优引入战略投资和先进技术,推动核心产业在关键技术和关键领域获得根本性突破成为待攻克的重大难题。高新区企业金光化工公司也面临着这样的难题。

 

攀枝花钒钛高新区远眺

 

四川金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光化工”)是2008年落户攀枝花钒钛高新区的一家磷化工企业,厂区占地面积215.66亩,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形成黄磷装置设计生产能力5万吨/年及磷酸、磷酸盐系列产品生产装置。

 

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要求日趋严格,我国黄磷产能骤减,加之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黄磷市场价格日渐走高。金光化工因项目投资规模过大,在试生产阶段又恰遇银行贷款政策收紧,因流动性资金枯竭引发停产。

 

在推进金光化工破产重组过程中,攀枝花钒钛高新区积极帮助企业制定债务重组及整合方案,尽全力保留对企业未来重组有力有效的核心要素,最终保留了原企业“年产黄磷5万吨”的生产指标,并使其成为招引新项目、推动“存量”变“增量”的关键。

 

2023年1月,金光化工更名为四川汇丰和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企业入驻后,对2万吨/年黄磷装置的安全环保设备实施更新改造,预计2024年7月正式投产。同时,3万吨/年黄磷装置正在办理相关行政审批手续,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5亿元,新增500人就业。

 

精准招商

为闲置资产谋“生路”

 

被誉为“中国钒钛之都”的攀枝花,钒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三,钛资源保有储量居世界第一,目前已打通钒钛磁铁矿采选冶到钒钛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

 

除了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与服务,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对于暂时掉队的企业,积极帮助项目优化升级,让企业和项目真正走出困境,助力攀枝花市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位于攀枝花钒钛高新区的“中外合资攀枝花金江钛业有限公司15万吨/年钛渣项目”曾经是亚洲第一个矩形密闭电炉矿生产钛渣项目,该项目原计划建设2座30MVA矩形密闭钛渣电炉,形成15万吨/年钛渣生产能力,于2011年底建成,但首座电炉在试生产期间,未能实现正常生产,致使项目陷入瘫痪,338亩建设用地处于闲置状态,前期巨额投入迟迟不见效益。

 

为盘活该项目,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加快推进存量招商,经过多方努力,引进福建一家企业,在高新区注册成立攀枝花源脉钒钛材料有限公司。通过以租赁、赎买等多种方式,该公司取得“15万吨/年钛渣项目”场地和部分建(构)筑物使用权。经过优化设计,亚洲第一座30MVA矩形密闭钛渣电炉“重获新生”,并完成电炉配套系统的改造性恢复。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后续还将投入资金建设第二座30MVA 矩形密闭钛渣电炉。两座电炉预计总投资5亿元,最终形成15万吨/年钛渣和7万吨/年副产铸造生铁生产能力。

 

经过多次协调研判,攀枝花钒钛高新区为原攀枝花市辉达镁业有限公司开出了同样的“处方”。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西安一家企业在高新区注册成立新公司,利用企业原有土地,盘活金属镁项目,推动建设黄磷—镁—海绵钛—尾能(渣)回收利用的循环产业链。项目预计总投资6.6亿元、年生产5万吨金属镁、消耗黄磷尾气4.2亿立方米,实现销售额10亿元以上。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高新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加快推动黄磷、海绵钛、金属镁等行业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遵循“依法办事、市场倒逼,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分类处置、精准施策、规范有序、维护稳定”的原则,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建立“全方位研判、全周期服务、全流程跟踪”工作机制,采取“兼并重组盘活一批、技术改造提升一批、股份合作重生一批、资产租赁承包一批、平台回购收储一批、依法处置清退一批”等措施,不断提高存量资产利用水平,规范清理闲置资产,发挥土地资源最大效率,为提升节约集约土地资源利用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开拓新路径。

 

腾笼换鸟

栖息新产业

 

近日,在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升蜀道”)年产30万吨磷酸(锰)铁锂生产线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安全检查和设备调试,为首期一阶段项目顺利进入试运行提供保障。

 

这是攀枝花市首个签约落地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 年12月,该企业与攀枝花钒钛高新区管委会签订《30万吨/年磷酸(锰)铁锂项目合作协议》,拟在高新区建设当升科技(攀枝花)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

 

该项目选址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团山片区,占地约743亩,拟投资70亿元,首期12万吨/年磷酸(锰)铁锂生产线项目分三阶段建设,第二、三阶段分别于2024年与2025年底前各建成1条4万吨/年磷酸(锰)铁锂生产线,预计2025年底前全部建成投产。二期规划建设18万吨/年磷酸(锰)铁锂生产线,建成后实现首期、二期共计30万吨/年磷酸(锰)铁锂生产规模。项目将配套建设厂房、制氮站、机修车间、消防水池、循环水池、仓库、检测控制中心、综合楼、办公楼等公辅设施,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以上、利税30亿元以上,可新增就业岗位600人以上。

 

“攀枝花拥有丰富的绿电资源和相对较低的电价,周边地区丰富的铁、磷、锂资源和齐全的锂电产业链配套基础。同时,落户攀枝花也是布局西南地区的战略需求。”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将致力于打造攀西地区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智慧的“灯塔工厂”。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迅速发展,磷酸(锰)铁锂在储能与电动汽车领域技术应用日趋成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当升蜀道在盘活原某新能源汽车公司闲置土地、定制厂房、专用变压器的基础上,推动了“硫酸法钛白粉+磷酸铁锂”耦合发展,实现了电池新材料产业在攀枝花钒钛高新区的率先“破冰”。

 

保全关键要素,着眼未来发展。攀枝花钒钛高新区用“要素”为招引新项目入驻埋下伏笔,最终推动“存量”变为“增量”,实现“腾笼换鸟”。

 

存量盘活工作就如同“新陈代谢”,可以重塑城市空间、调整产业结构、补齐功能短板。攀枝花钒钛高新区通过一系列探索与举措,持续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创新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活力。

 

(本文刊登于《中国高新区》2024年第6期下半月刊园区纵横“经验交流“栏目

审核: 苏劲松   责任编辑: 虞攀亮